close

 


黃家古厝屋主為 黃崑虎 先生,人稱-養雞大王,曾任總統參議、國策顧問


是間高齡八十餘年、占地 七千坪


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閩南式四合院


歷經歲月滄桑的古厝風韻猶存,不僅紀錄了黃家一頁地主發跡史


台灣農家精神也在這棟古厝裡父傳子、子傳孫……


 


 



第一次開車深入後壁巷弄,純樸的農鄉,路上果然人煙稀少


連想問路的機會都沒有,很難想像這樣的鄉下會有豪華古宅


經路人指點,穿過椰樹蜿蜒小徑,盡頭果然是座深宅大院


光前埕的佔地就夠氣勢,面對這庭院深深的豪門


我這不速之客貿然進入會有什麼後果呢


打聲招呼表明來歷後,黃家人很親切表示可以入內拍照


但提醒我腳步要放輕  放慢   因為裡面養很多隻大狗




 



 


黃家先祖經營土地開發、煉瓦及石灰製造……等業致富


遷居後壁的同時,也在現址興建新家


其建材都來自大陸,建築工匠也聘自大陸


宅第於大正十四年(西元1926)建造完成


採傳統的閩南建築風格,前闢有魚池、後設有果園


宅第為七包三式的四合院大厝,分成前後兩進和左右護龍


第一進正身三開間,第二進正身七開間,兩進之間設有中埕花園


兩側護龍各有七開間左右,各有「過水廊」接通前後進


 




 


黃宅之建築是傳統磚造及洗石子建築技巧


其特色是洗石子大正窗、洗石子廊門、貼有山水花草的磁磚


屋簷為木構棟架,其上垂花、雀替、豎材、瓜筒及樑柱上的人物


花鳥走獸 皆甚為細膩精緻


 



寬敞的外埕,展現大戶人家的恢宏氣派



 



 


 


一進門廳廂房使用大正時期窗戶流行的造型與窗型


 


 


 



 


 


曲線飽滿的馬背山牆與綠釉花窗


 


 


 



 


 



 


 


第一進門廳,是辦公室與接待客人之用, 閩洋混合建築有仿文藝復興的樑柱,


開敞的廊間與寬闊的外埕和大面積的植栽,展現黃家的氣勢。 


 


 



 


 


 



 


 


 


 



 


 


 


 



 


 


一進三開間門廳亭廊


 


 



 


 


 




 


 


 


第二進延續閩南傳統的建築風格,正廳前的內埕花木扶疏,綠意盎然,


在各亭廊角落都能享受,營造出一股生生不息的活力。 


 


 


 



 


 


 


 



 


 


 


正廳門樘上「肯構肯堂」匾額,期許黃家後世子孫承繼父志的家風。


 


 



 


 


 


正廳供奉黃家先祖與創建人的肖像,內部陳設典雅,其中精雕「公媽龕」與「案桌」,


精湛的木雕工藝,是令人驚奇的精品之作。而兩側棟架的六句對聯,昭示著黃家規訓與處事智慧。


 


 




 


 


 


 


 



 


 


 


 



 


 


 


 




 


 


 


右護龍門廳


 


 





 


 


左護龍門廳


 


 


 




 


 


 


黃家古厝為木桁架加強磚造建築,工構堅實,宅內精緻木雕最是吸引訪客的目光,


豐富的故事題材更令人目不暇給。不管是棟架拱架員光垂花吊筒各式素材的雕鑿


匠師高超與多樣的手法,


不禁讚嘆傳統木雕藝術的精美細緻。 


 


 




 


 


 


步口廊捲棚架上瓜筒雕飾新穎


 


 





 


 


 


門廳步口廊棟架員光雕飾題材以魚....禮賢為主


 


 


 



 


 


 


 






 


 



 


正廳與護龍牆堵使用多樣的彩磁面磚做裝飾


 


 




 


 


 


 



 


 


 


 



 


 


 


 




 


 


 


 


 



 


 


 


二進正廳垂花吊筒細緻的雕飾


 


 


 



 


 


 



 



 


 


 


 




 


 


 


屋脊的彩瓷面磚裝飾,色彩鮮豔,圖案豐富多變


 


 


 



 


 


 


 




 


 


 




 


 


 


 



 


 


 


正廳與左右護龍屋簷銜接處以熬龍造型做成出水口,前文彰化餘三館
熬魚性喜吞火,能生風雨,有祈雨壓火的寓意


 


 




 


 


 


 




 


 


二進七開間門廳亭廊


 


 




 


 


當時日本政府為應戰,搜括民間銅、鐵,作為製造炮彈的用途,窗戶上還有鐵欄杆被拆的圓洞舊跡


 


 



 


 


 


 



 


 


過水廊旁的早期汲水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睿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