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街」昔日被稱為"北勢街",是目前台南市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也是"五條港文化園區"最重要的據點。"五條港"在清初台灣對外主要的門戶,而神農街所在位置正是港區的中央,可說是當時最熱鬧的街道。街道上的老屋因為產權複雜、改建不易,許多老屋目前仍然保留了清代及日治初期的外觀結構,而不同外觀風貌的老屋,也見證了"五條港"地區歷史發展的經過。


 


 



 


 


 


神農街,第一間店面就是有名的木作老店—永川大轎,創立者王永川從事木製神明用的民間工藝品,已有近一甲子歲月,可說是府城做大轎的祖師爺。


講到神明專用的大轎、佛椅,廟宇界的人都會跟您推薦就是北勢街的永川大轎。



 



 


 


 



 


 


 



神農街上,可以看到每家屋舍幾乎保存著當時原有門面和建築結構,二樓做為儲貨倉庫,一樓則為生活和營業空間,房舍是深長的長方形,以前多為郊商巨賈所使用的房子,參觀永川大轎房子是最能看透昔日老店屋建築原貌的所在。


 



 


 


 


 



神農街一帶密佈了許多古蹟、街廟、老行業,如市定古蹟"金華府""全台開基藥王廟"、四十九號的"永川大轎"、六十七號的"西佛國"等。在海安路通車與藝術造街成功的影響下,讓原本逐漸頹敗的老舊街道,轉變成為前衛的藝術空間,不但保存了城市的歷史環境,也保存了當時府城港口老舊街道的意象。


 



 


 


 


 


走進神農街(北勢街),古樸的街屋讓人感覺像是走進時光隧道,除了私人的住宅外,全長百餘公尺的街道更有許多藝術創作者的工作室,讓這條街添加了不少藝文氣息。


 




 


 


 




 


 




 


 




 


 


 




 


 


 




 


 


 




 


 


 




 


 


 


 


 




 


 


 




 


 


 


 



熟悉的舊招牌,也是重溫舊時的痕跡之一。


 




 


 


 


 


這裡的門牌,保留不同時期的變革,彷彿三代同堂新一代門牌很符合神農街的歷史藝文氣息。


 




 


 


 


 




 


 


 




 


 


 


老街上有幾家類似藝廊的展示場,作為藝術創作者展示個人創作的場地,走訪老街時,除了可以欣賞建築之美外,瞭解這裡的歷史典故外,還能悠閒欣賞藝術家的創作,不過品藏到訪時至值中午,幾乎沒有一家有開門營業。雖如此,和台灣其他老街動輒小販、商家林立,人擠人的景象相較,這裡多了太多的文化氣息與寧靜的氛圍。


 




 


 


 




 


 


 


神農街街長大約200公尺 左右,街上唯一間廟宇~金華府,雖然經過整修,仍保有古廟的風味,是當地的信仰中心


 




 


 


 


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在這條老街同時呈現,讓見識到台灣當時的建築精髓。


 




 


 


 


風神廟主祀風神爺,清乾隆4(1739)由台灣道鄂善奏請建廟,祈求護佑台海往來船隻安全。乾隆42(1777),蔣元樞大修風神廟,並在廟前建接官亭。當時,出了大西門就是格局宏偉的風神廟,位居往來台、廈的要津;其本身性質是台灣罕見,被譽為清代八大廟宇之一。


 



 


 


 


接官亭石坊是臺南巿現有的四個石坊(泮宮石坊、蕭氏節孝坊、重道崇文坊、接官亭石坊)之一,且是全省各石坊中最壯麗的。


 




 


 


 


它矗立在風神廟廟口,清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臺灣知府蔣元樞重修宮廳、廟堂,在廟左增建公館,廟前建亭坊,做為恭迎聖旨、迎送洗塵餞別之處。


接官亭石坊為四柱三間二層重簷式構造,石柱為方形,以花崗岩所建,前額題「鯤維永奠」,背面額題「鰲柱擎天」,柱上雕飾華麗,刻有動物、鳥獸、花卉,相當精美,氣派非凡。


 




 


 


坊後有石造鐘鼓樓一對,為迎送或朝夕擊鼓鳴鐘之用。日據時期,拆除接官亭廳廟,光復後,鼓樓也拆除了,僅留石坊。


 



 


 



 




 


 


 




 


 


 


 


街尾幾家建築,開放經營餐廳或咖啡廳,儘管如此,店外的裝飾還是盡量維持原貌,沒有太多商業化氣息,顯然,這條街上的每一戶人家都很盡心盡力在維護老街原有的傳統風格,不輕易引進濃厚的西式風而破壞這裡的美感。當然,白天還是得吃閉門羹。


 




 


 


 




 


 


 




 


 


 




 


 


 




 


 


 




 


 


 




 


 


 




 


 


 




 


 


 


 



 


 


 




 


 


 


海安路上有著名的街道造景,受到海安路通車及藝術造街成功的影響,讓原本頹敗的舊街屋轉變為前衛的藝文空間。


 


 



 


 


藍曬圖


兩層樓高的牆面藍圖佇立在此,無疑是海安路上最醒目的藝術地點,除了藍底白線的2D藍圖軌跡,更添加了3D的立體擺設,舉凡桌子椅子,或甚至掛在牆上的時鐘等,儼然融合在這片直立式的藍色藝術海裡。



 



 


 


 



 


 



標示出當時浴廁的原樣



 



 


 


 



 


 


 



在一角,這裡是藍曬圖酒吧的入口
依舊是很藝術的味道


 



 


 


 



 


 



 


 


這幅出現在北勢街路牌旁的大轎圖,就是永川大轎的店屋旁的牆面壁畫,畫的是永川大轎的工作室圖,是神農街主要的牆面藝術,畫作的一樓有老師傅和轎子的合照,二樓則是徒弟們挑燈夜戰的辛勞寫照。


 



 


 


 


請你跟我這樣做


各行各業的人都擺著相同姿勢,有時也發現到此觀看的人們也跟著做出一樣的動作拍照留念。



 



 


 


 



連路旁廢棄的偉士牌也有塗鴉創作


 



 


 


怪花森林



三大幅醒目的創作,道出了在森林裡三種不同的意境,有些抽象。滿牆的綠色蔓藤植物,又是另一種視覺震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睿瑀 的頭像
    李睿瑀

    李睿瑀的部落格

    李睿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0) 人氣()